Page 349 - 唯識藏_20
P. 349
不然,故唯第四根本,非近分。此亦內無色而觀外色,由前已說,故此略之。 解脫唯第四定,此中說得捨念淨故,復已超過諸苦樂故,亂動靜故,善磨瑩故,餘地 過名白。「以此為依,修習清淨聖行圓滿,由此名淨」者下,以三義釋此淨名。此淨 非諸近分地。彼忻趣修都無通果,此容預修有通果故。 修二解脫。變化既通四靜慮有,故初二解脫通依四靜慮,同《成實論》,仍在根本, 可作是說,今作光 。彼說內外二義,乍同小宗,依無色定離內色染等,與彼差別。 ,不唯觀外塵名觀外色。若准《對法》,內身名內,外塵名外,觀塵為境,名觀外色 說彼為外」者,即此已離染色,以出染故,名之為外。觀此一切諸色為境,名觀外色
次四無色解脫皆已離自地欲,依根本地重觀自境,思惟勝解,令障更遠,引生勝 淨解脫中,「已得捨念圓滿清白」者,此釋淨義。一剎那中,離過名清,相續離 上二解脫,依《俱舍》說:「初二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。」彼不淨觀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① 「光」,底本作「先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光」。
① 明想等。《顯揚》第二十說此二除變化障,為於變化得自在故,
3
3
3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