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0 - 唯識藏_20
P. 350
為斷此二障,起此觀行;第八解脫無所緣也。 說。次四解脫各以自相及真如為境。初三解脫以色無色為境;次四解脫唯無色為境, 相為所緣境。攝受相者,於內淨不淨色展轉相待,展轉相入,展轉一味。如《對法》 脫二十二法、滅盡定,以厭心種子為自體故。 境,離諸定障,引生勝德,非餘能故。若相應體,初七四蘊性,眷屬五蘊性;第八解 ,分別中世間正智攝。無漏者,即無分別智、後得智攝,唯慧為性,緣色非色及真如 依論三門分別。 有頂解脫亦然。下之三地名想生處,遍於此處思惟勝解,唯在根本,非近分地。上已 思惟自地者,由彼二名自地為稱;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為自地名,故於識處思惟勝解, 影略而說,准前應言離自欲故。若依有學等,得不要離染,故此不說。又空、識處言 德
六、凡聖得分別,有義:初七解脫通凡聖得,第八解脫唯聖得,無漏故。七十三 五、所緣境者,初二解脫以顯色相及真如相為所緣境,第三解脫以攝受相及真如 四、出體性者,七十二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① 說:「五法之中,世間、出世間正智為自性。」有漏者
3
3
3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