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3 - 唯識藏_20
P. 353

,即初四勝處觀顯假色。光明乃是假顯色故,由體清明,順於變化,故偏觀之。第二  實故,故唯觀四。前四所緣聲、香、味、觸所依聚色,以初二解脫緣光明相及劣勝故  色,與前差別。餘少多等,如文自釋。  通觀內外色,不可名觀外色。今此勝處唯觀非根色,不觀根色,內有根色故,名內有  但言有色而不說內。即以此一切色而為境界,起光明想,未出色染故,名觀諸色;或  今言內者,前以設雖於內身見者色想安立現前,未離色染者,以一切色染皆未離故,  ,第三解脫所出。故此八體即前三解脫也。  相待,展轉相入。如是展轉,總一切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,名展轉一味故。後四勝處  ,是第二解脫所出;後四勝處,第三解脫所出。淨解脫中,初之二想淨與不淨,展轉  觀外諸色青、黃、赤、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、依境分別者,後四唯緣色處顯色,其形色無體,顯色攝故。假顯無體,唯四  三、釋別名者,內有色想、內無色想等,如解脫中說。前解脫中,有色不言內,  二、出體者,《對法》、《顯揚》俱作是說:初二勝處,初解脫所出;次二勝處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   351   352   353   354   355   356   357   3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