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5 - 唯識藏_20
P. 395
說,化作聲聞非實如此。故無餘依,身心並滅。 聲聞經於多劫,入涅槃界,耽三昧酒,長時醉臥,後從彼起,發大心者;《攝大乘》 界。」若依此義,真為妄性,妄依真立,妄雖起滅,真無增減。又《楞伽經》說,諸 !是如來界無量無邊,為煩惱塵之所隱蔽,隨流生死,無始輪轉,我以此義,名眾生 眾生界者,謂如來藏性。眾生雖有入無餘依,彼如來藏無增無減,故彼經言:「阿難 ,此八因者,此開根、境,彼合名「緣闕」。其八因緣,如六十三釋。 ,由七種因辨無心地,唯依地體以辨有心。依此第三、生與不生建立無心,彼說七因 ,名無心地。影略說故。
聞所成地第十 答:如海無邊,除去一滴,非為增減。生死海中,此亦如是。又《無上 問:若許二乘入無餘依,云何不許眾生界減?經說眾生界無增無減故。 又依隨轉理門以辨無心。薩婆多說悶絕有心故。然〈決擇分〉復依五義辨有心地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① 「無上」,底本作「上無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無上」。
3
8
8
3
3
① 依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