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0 - 唯識藏_20
P. 50

能離欲。體唯是慧,通有無漏。  起於風,風亦起業。」正與此同。  :「汝心、心所亦一非動法,何能發業?」聖天破云:「心雖不動一,由心尋伺,引  業,俱時引發身語。故《廣百論》破勝論云:「汝我一不動,何能發業?」彼反難云  若發別報業,第三思亦通修道煩惱,如《唯識》第八卷說。  造新業。」《對法》亦言:「勝義愚發福、不動業,世俗愚發非福業,皆見所斷。」  親引煩惱亦不共無明等,見道所斷。由此經云:「諸聖有學,不共無明已永斷故,不  今依大乘,發總報業,前二通見、修,第三唯是見道煩惱。若發善總業,三思皆善,  」;動發勝思,名「功  體亦然。

              離欲退有五緣:一、鈍根;二、新學者思欲境,即是因力、境力;三、受順退法  離欲四緣,一、凡聖根熟,二、聞隨所應法,三、離所應障,四、起正思惟,方  此第四因「隨順功用」等者,剎那等起,發業風也。此風隨順第三功用,起思於  發業四緣。初三則三種思,謂審慮思,名「發業智前行」;決定思,名「次欲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用起」。若依小乘,前二通見、修二斷煩惱,第三唯修斷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