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 - 唯識藏_20
P. 51
友故。 ,非餘二性;要不慈悲眾生,樂損害,非拔濟。依此因力方斷善根故,緣力必由近惡 、集下邪見,非於滅、道;或通四諦下邪見,通行相者,非餘。要無慚愧,俱不怖惡 非北洲;人,非天。《對法》第一云「唯欲界上上品邪見能斷善根,非餘」,故唯苦 五緣斷。若更逢惡友,順惡意樂,而斷善根,此名緣力而善根斷,則六緣斷。 根者內自思搆,邪見猛利,不怖眾惡,不生慈愍,便斷善根。此名因力而善根斷,則 二、意樂惡;三、逢惡友;四、邪見重;五、行惡無畏;六、於眾生無 ,即逢五退具緣;四、煩惱重;五、習惡友。
阿顛底迦畢竟之人、一闡底迦有種姓者,《對法論》說二俱斷善根。根有二:一 要利根方斷,鈍根不能;廣惡意樂斷,狹意不能;要是欲界,非上二;三天下, 斷善根文有二:初明緣多少,後依斷現、種差別。或五緣,或六緣。一、利根;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
② 「無」,底本作「為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無」。 ① 「功」,底本作「巧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功」。
3
9 ② 慈悲。諸利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