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24 - 唯識藏_20
P. 524
名定學」,即無色定及色界所有餘有漏等持、等至等皆名定學,此乃通漏無漏。 ,此則覆解前一翻釋,唯依四禪說名定學。第二釋「又諸無色及餘所有等持、等至亦 下文云「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,正性離生,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」等者 慧學,非名有漏。若次前解定學中,初一翻唯約四無漏靜慮說定學。何以得知者?次 即是也。 非想亦有;餘論文唯言樂處,故至第三定以下。又彼有文至上地,今起煩惱心為壞苦 六苦亦是壞苦,以老時壞於少等故,前六俱壞苦。此中以煩惱變 苦說苦苦。第八苦通三苦,可會之,此以通三受,苦取蘊也。第二翻解:除生苦,餘
義曰:其定亦唯無漏。前言又無色定者,取無漏定;言及餘所有等持、等至亦名 何故慧學唯無漏,定學通漏也? 論解增上慧學中云「謂於四聖諦如實知見,名增上慧學」者,此據唯無漏慧說名 第二十八卷 論解苦苦中,以七苦為苦苦故者,據實為論;餘處唯說前五為苦苦者,以從增上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
① 壞心為壞苦,乃至
5
1
1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