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1 - 唯識藏_20
P. 531
句,即約過未生;第二俱句,現在境起。與前第一翻解策勵、精進同。 若不善法,境界力生時,必有分別,故無此偏句。分別即心,而生不善等者,是初偏 無境界行,但緣過未,故名為住。「亦分別力、境界力」者,即行於境界,名行也。 義。若緣現在現見境而起未生法,取境名現見,非現在未生法名現見也。 在名現見也?義曰:過去、現在所有未生皆在未來故,不言未來也,舉過現即兼未來 ?又過去非現見,已生、未生皆不現見,可言不現見;現在有未生不現見法,云何現 。下二句別出能治,初句即總也。 治。言「彼」者,即別之彼也,謂彼蓋結也;又前解不善法,今即彼前不善之對治也
論「唯由分別力生,非境界力者,謂於住時,思惟過去」等者,謂不行於境界, 論解策勵中云「若緣過未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
③ 底本無「下」,今依據磧砂本補上。 ② 「未」,底本作「去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未」。 ① 遇:與「愚」通。
② ,不現見;現在,現見事境」者,何故下
5
1
1
9
9
③ 不言未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