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7 - 唯識藏_22
P. 137
然。論說欲界由闕輕安,名不定地。而言通一切者,有尋伺等三地皆有故。然五十五 義:遍九地,以定加行亦名定地,彼亦微有調暢義故,由斯欲界亦有輕安。有義:不 ,非心生時則皆起故;「非一切耶」者,雖十並頭起,而輕安不定故。一切地者,有 一切時」者,心生必有。「一切耶」者,隨其自位,起一必俱。 。「一切地」者,有二義:一云、有尋等三地;二云、九地,謂從欲界乃至非想。「 相;六、「作意云何」下,明遍行、別境二位心所體業差別。 二剎那相隨俱生」下,辨心生次第;五、「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」下,明心、心所行
遍行具四。別境非後二。善十一中,「非一切處」,唯善性故;「非一切時」者 言「如前說」者,初卷已分別故。「一切處」者,《唯識》第五解云,謂三性處 「復次,於心、心所品中」至「推求為業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② 「飲」,底本作「餘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飲」。 ① 「具」,底本作「其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具」。
四
1
2
2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