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3 - 唯識藏_22
P. 143
。「愛果善」者,則前施等是有漏者,能感愛果。「離繫果善」者,則前無漏施等。 究竟語。 ,言總意別,義不相違。然《攝論》計色為等無間緣者,但是縱破色是因緣之義,非 所,前聚於後,等而開導。《唯識》第四卷會此文云「若此識無間,諸識決定生」者 緣,又前種子望後種子亦是因緣,略故但說顯者。「等無間緣」者,謂八現識及彼心 於心,以顯四緣。「因緣者,謂種子」者,是一切有為因緣現起。能熏望種子亦是因 同類法前後異,後是異類法前後異。
「又如經言」下,第六、三性別中,增數以明,唯立三善。無勝義者,說有為故 「又如經言」至「謂善及無記」。 第五、四緣中分三:一、標名;二、總出四緣體;三、「又由種子故」下,別指 「又有四緣」至「餘唯是緣」。 於生之後則說異者,為欲顯示生則變,不得久住,令生厭離故。二異性中,初是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四
1
2
2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