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3 - 唯識藏_22
P. 253
一向倒故,簡戒禁取,緣少淨故;二、推度性故,簡非見性 :「常見為常倒,計淨計樂,俱為見取,有我見為我倒。要具三因,勝者成倒。一、 流,分解見、心二倒之體,想體非倒,故不重釋。 以為總門,在家、出家依之,方起心倒、見倒,故與「倒」名。論解根本、自體、等 向內等。 等」者,等有二種:一、向外等;二、向內等。今言貪等,貪有眾多,盡是心倒,即 「心倒者,謂即於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」。有說:心倒體唯是貪,染心勝故。言「貪 戒取。如文自說。心倒即以除前諸見所餘貪等煩惱為性,能染惱心,故名心倒。此云 體。見倒即以妄想境中,忍可欲樂,建立執著,三見一少分為性,謂身見、常見、見 逐無明,起非理作意,於所緣境,無常等計常等,取相
《俱舍論》說:「四顛倒自體,謂從於三見,唯倒推增故,想心隨見力。」彼說 五十三云:「諸在家者能發心倒,一分出家者能發見倒。」想體非倒,由妄取相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① 「性」,底本作「戒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性」。
八
① ;三、妄增益故,簡斷
2
3
3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