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5 - 唯識藏_22
P. 315
明、行非引因攝,能所二引,諸教不同。 緣生,故九十三及此中說獨 及能引俱為引因,引生、老死。」勢疏遠故,雖皆名引因,識等五種與生、老死為因 受種隨。《唯識》、《對法》云:「此識等五名為所引,無明、行能引故。即此所引 ,即會前際名色能為六識所依亦復如是。 招集而生,非辦體生,增上緣故。若初識支唯第八識,通依一期一切識說;通六識身 後有愚故發業,由迷外愚故潤生。既顯迷現內果,故於後苦不如實知。 法」者,謂現在世;「或先串習」者,過去世。此二並是分別起愚,由迷內現自體及
本識是引果,名色種隨;名色是總,六處種隨;六處為依,觸種隨;觸為能生, 「由此新所作業,故說此識名隨業識」者,謂識種子隨逐業故名。由行故識生, 釋第二相中,「受二種先業果」者:一、內異熟果;二、外增上果。「或聞非正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① 「獨」,底本作「觸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獨」。
十
① 名引因,論云「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」也。非無
3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