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3 - 唯識藏_22
P. 343
,名曰生因;引遠殘果,說名引因。」三性十因,指如別章。此說雜染,故不違餘教。 但名引因;能生與果,二世別故,親近能生,獨名生因。《成唯識》說:「生近正果 於生、老死位所攝諸支」者,此說識支結生相續,能引、所引一時而有,去果相遠, 不相違。 、老死為牽引因,已潤有中識等五種望生、老死為生起因,有因緣義。所望別故,亦 緣,不遮愛種望取、生種望老死為引發因,有因緣義;亦不遮未潤位中識等五種望生 有因緣,但依現行相望,名引發因。依潤未潤位行有等中業習氣說故,是增上而非因
第一、一一支問答分別。無明有二問答。「彼唯是不斷因故」等者,不正思惟與 「問:若說無明」至「是故不說」。 第九、分別緣中,合以三十門分別。 二因中,「問:幾支是生、引二因果所攝耶?答:於現法後法中,識等乃至受, 「問:幾支是引因」至「所攝諸支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一
3
2
2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