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8 - 唯識藏_22
P. 348

異,各得一名。今依通義,故言無明發起業有,即是行也。但於潤位,由取力故,即  有果故。然依潤已,能近有果,獨得有名;未潤已前,初造非增,名之為行。依義勝  熏種子,發取隨眠及引隨順生取之法,故取得生,是故偏說愛緣於取。  愛者,亦有緣義,非如受親,故偏說受與愛緣。  生滅等相不如實知,不能制心,而起不了行相。愛不親順,不說為緣。若疏由迷而起  境愛求和合,於苦受境愛求別離,名相似境,故說愛以受支為緣。無明但於內外二受

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問:前已說無明為緣,發起業有」等者,善不善業,潤已未潤,皆名為有,能  「問:前已說無」至「定有老死故」。  「由希望生故,於追求時,能發隨眠」等者,由愛希求勝境和合,惡境別離,而  「問:由隨眠未斷」至「隨順法故」。  「以受力故,於相似境或求和合,或求乖離」等者,謂受境與愛境相似。於樂受  「問:經中亦說」至「制御其心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343   344   345   346   347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   351   352   3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