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8 - 唯識藏_22
P. 488
名觸無相觸。若逆超入無所有處及無漏,逆次第入無所有,皆觸無所有觸。若無漏逆 四無色皆名有想,是謂三觸體。起滅定心,通有漏。若有漏者,若逆次入非想等至, ,名無所有;有頂地中無有想、無想二分明想,故名無想,乃至有頂不可言無想故。 相應觸名不動觸,根本地中雖通異相,從方便說皆名不動;無所有處,無先遍識所有 是三觸體性,無心時,無此等觸,出時忽遇名門,中行忽遇壁等,是謂三觸之義。 如前說;生死十相,涅槃中無為無相,無相即定,緣無相,故為無相,餘如前說。此 動觸;貪心執境攝為己有,有所執故,名所有,無願三摩地能斷所有,名無所有,餘 我、我所執掉舉名動,空無我行能對治行故,能破動故,名為不動,不動相應觸名不 為不動;無所有處地所攝故,名無所有;緣
第二說者,謂識處方便唯觀於識,空處方便亦唯觀空,無異想故,名為不動,彼 解云:如《摩訶俱絺羅經》作如是說,當觸故。此三師各釋不同。初師說者,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七
① 有想定。從滅定起心,
4
7
7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