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61 - 唯識藏_22
P. 561
,應修斷故。 而興論故,為欲斷除興言亦爾,亦即是彼修習攝。「初二種論應分別」者,性通善惡 於久學。基云:順正論是戒學善緣,教導論是定慧善緣。 別?景云:前據派立法門道理,後正對機教導令學。又順正論為引近機,教導論者成 極寒故。僧佉本因雨際時生,所以名雨;雨之徒侶,名為雨眾。 ,以於此時,天多雨故;從九月十六日訖,盡正月十五日,名為寒際,以於此時,時 五日,名為熱際,以於此時,時極熱故;從五月十六日訖,盡九月十五日,名為雨際 倡女左右等所為暫受用,故行相侵,亦不欲攝為己妻妾及奴僕等己有,名無攝受諸欲。 諸見起。言「無攝受欲」者,泰云:於歌舞等唯欲觀看,故行相侵,不欲屬己。若於
「最後二論應修習」者,順正理故。「中間二論應遠離」者,勿耽惡事及起惡言 諍論因事所生,謗論因言所起。「順正、教導」二論是言論起所因善緣,此二何 「雨眾見等」者,依西國法,一年三時,名為三際。從正月十六日訖,盡五月十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九
① 底本無「真」,今依據磧砂本《瑜伽論略纂》卷六補上。
5
4
4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