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12 - 唯識藏_23
P. 612
施有二用,謂慳吝垢、積藏垢;無畏施有三,明三畏;法施合為一。 者,可知。 妙物也。清淨,謂非劫盜得。如法者,謂如法財,非刀、酒等。其無畏、法施等各三 三。財中三者,「上妙」為第一,「清淨」為二,「如法」為三。上妙,即末尼等上 ,數成十三。 以施人。十二、「方土施」者,謂隨方所須皆悉施。舊論闕「有情物施」,分財為二
問曰:此中何故餘處法施為初,後明無畏,今此無畏施居先,法施為後? 又有人云:初「謂財施、法施、無畏」者,此辨三種體。於此三上分出六用:財 「此世他世樂施,略有九種」者,基云:且如舊遠師釋云:財、法、無畏等各有 「云何菩薩此世」至「後世安樂」。 遂求施有八,舊論云「除惱施」。 「云何菩薩遂求施」至「遂求施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一
1
2
2
0
0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