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71 - 唯識藏_24
P. 571
耶中一色種子能生現行色,亦能生自類種子,而得言色與種子其相亦異,然此一種能 其相異故,即同一因,為如善惡,其相異故,不同一因?并須云此據因緣說者,如賴 ;小乘亦許即此想實不遮色生,亦不遮心生,即是一因能生心色。若爾,為如色心, 或善惡,或色心等。此一比量正當此文,本比量也。 汝立生滅兩相同共一因,我今難汝:今應生滅兩相不同一因,其相異故,如苦樂等, 以有因故,等是有為故,猶如生相。若爾,汝以有為故,因乃與有法自相相違也。又 滅不由因,後不滅故,猶如虛空。本比量也。亦即更破云:汝有因之滅,應非是滅, 遮比量也。 猶如生相。又破大乘及經部師云:滅若無因,應非有為,以無因故,猶如虛空。此是
然此比量有不定過。何者?且大乘亦許一相實得與心王為因,亦得自所變色為因 今大乘等破云:汝立滅相若有因,後應更滅,以有因故,猶如生相。又立量成立 基云:如薩婆多部以立比量道理成立滅亦有因,立量云:滅亦有因,是有為故,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八
① 「亦」,底本作「是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亦」。
1
7
7
9
9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