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5 - 唯識藏_25
P. 125

四根依處所攝。  輪、皮膚金色等,并舉身根取浮根塵。隨好依相,是故相好雖復眾多,但是舌根及以  臆如師子、垂手過膝、七處圓滿、足跟趺高如鹿王膞、身毛上靡、一孔一毛、有千輻  出舌覆面,遍大千界等,取彼舌根浮根之塵;如說頂上肉髻、眉間白毫、足下安平、  謂說如來得上味相;目紺青色,約彼眼根取浮根塵;馬陰藏相,即約男根取浮根塵;  攝」等者,如來雖有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好,與二十二根相攝,但是一根,所謂舌根,  三,故七。或九,如文隨順理門。或十,如十地障。此中無一者、八者。  羅漢果故五。或六者,即見道二乘通有三心,修道有三故。或七,今見道四諦,修道  五者,即預流四諦為四,大乘亦不須分界地別時,但一諦為一剎那故或四,超越取阿  色欲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十力是慧根,及具知根」者,道理十力非唯是慧,亦取同時信等五根,以慧照  六、明百四十不共佛法與二十二根相攝通塞。言「諸相、隨好,舌根及四根依處  基云:此中或二,謂預流者超越取第四果者。或三,謂超越不還人,後離色、無  次辨後因,如其次第,度三界故,立三遍知。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120   121   122   123   124   125   126   127   128   129   1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