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7 - 唯識藏_25
P. 57
虛言失。謂不應說無明滅故,明得生起,以無生法非起滅故。 、慧明不起失。謂異生三性心法並是無明,無明相續,無漏慧明必不得起。六、聖者 四、四義不攝失。謂明無即無性,無性之法非有為非無為,不能為染,不能為淨。五 無明者,凡夫身中三性心皆常離慧明,是則三性心法皆應成染,以彼無明是染法故。 性法於一切時其相相似,無有現行及種隨縛故。三、諸心皆染失。謂若離無漏慧明是 如兔角。備云:此量不順文義,故今更立:汝執無明應無三品,明無性故,如兔角等。 明有上、中、下,故知明無非無明也。應立量云:汝立無明應無有體,無三品故,猶 品不成失。景云:若彼明無是無明者,明無即是無性,無性之法無有三品,而佛說無 何以非我並言邪?下論主破之。先破明無,後破
二、現種無別失。謂若明無,明無即無有性,云何得有種及現行二種差別?由無 就別破中,「何以故」者,外人問意:我立明無及以邪智為無明體,正是道理, 五、料簡無明。於中,先出正義,次破邪執,後結正義。就破執中,先總破二執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二
1
9
9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