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5 - 唯識藏_25
P. 85
中,先總標說,後別辨得捨。於中,初約缺具以辨四句,後約勝劣以辨四句。前明缺 漏根以辨得捨,後明不說無漏根之所以。前中,先辨色根得捨,後辨無色根得捨。前 三界各有三種,合九也,今談四時,略不論餘。就欲界中,初問後答。答中,先約有 無色後,必起通達分,故成十一。 一,道理應非如阿羅漢觀苦、集等所作義。泰云:若凡得決擇分,未能入聖離欲,生 ,故有無漏未知根,斯有何過? 知根,然有煖等有漏未知根,色界繫故。今解:色界迴心入大聖者,亦初起法空見道
第八、死生得捨門。於中,先明欲界死生得捨,後明上界得捨。汎論死生得捨, 「問:若欲界沒,欲界生時」至「果,令轉明盛」。 備云:無色聖人起有漏心,重觀入聖方便,則是觀本所作義,當未知根,言有十 問曰:無色不入見道,云何得有未知根耶? 第三、約無色辨有十一者,謂信等五、意、命、捨及三無漏。 第二、約色界辨有十八者,除男、女、憂、苦。景云:色界聖人雖不成就無漏未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三
1
9
9
4
4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