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1 - 唯識藏_27
P. 101

爾。攬前師之意,屬諸論之文,異此研尋,傷恐差舛。  攝。以本定心及不定心三之位故,不牒釋之。此中文相雖易可知,竅理窮源,義定應  初門如此如此,受所引色復無色相,非此門攝,或隨依防假說色者,即前如是如是門  塵、水月、鏡像,此等皆名遍計所起,亦如色相而想起故,並此門攝。定所行色既是  極迥定心境者,是前如此如此門攝;散心境者,是此門收。獨散意識隨是何心所變根  是義故。顯形之下應有「等」字,文略故無,義定應有。  故,略不說餘,然實此門攝諸有對色。不爾,色處有何別因,作別門說?所餘皆有如  、法處色。相類既殊,故分二種。今此即是諸有對色,但說形顯,以眼可見,體相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明有對。此明法處,類別唯三:一、極略;二、極迥;三、遍計所起。極略、  種種搆畫者,謂如相而想。  上明定境假實眾色,五塵為性。下明散位所有眾色,此分為二:一、有對色;二  如是如是色者,謂形顯差別。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