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3 - 唯識藏_28
P. 143
,由後別句釋此總故。纏及隨眠皆悉永斷故,名無餘永斷。 、永出、永吐、盡、離欲、滅、寂靜、沒等。 者,謂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,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。差別者,謂無餘永斷 滅,有無量種最勝功德所莊嚴故。有餘者,謂有餘依滅。無餘者,謂無餘依滅。最勝 滅,無三明等最勝功德所莊嚴故。有莊嚴者,謂俱分解脫、三明、六通阿羅漢等所有 等所有滅。圓滿者,謂諸無學阿羅漢果攝等所有滅。無莊嚴者,謂慧解脫阿羅漢所有 以聖慧永拔種子所得滅。不圓滿者,謂諸有學或預流果攝,或一來果攝,或不還果攝
別釋中有二:初釋標句,後釋別句。 何故名無餘永斷?由餘句故。謂無餘永斷是標句,餘是釋句,是故說言由餘句故 差別中有二:初舉經,後別釋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
① 「止」,底本作「上」,今依據磧砂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八改作「止」。
6
7
7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