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1 - 唯識藏_28
P. 151
諸善」等,攝其後三,亦無妨難。其此尸羅攝彼出家,亦得彼白四羯磨等以為出家。 道之前方便,所以不說,或亦是資糧道攝,此中具說爾許。次下論云「復有所餘進修 句。其此善法欲及出家,雖亦資糧道,未是勝位,故論略之。其樂遠離等三,是加行 ,便於他音各有堪能力,發生作意等,入諦現觀,乃至般涅槃,名為勝緣。 足安住,乃至第四靜慮具足安住。 十、依三摩地,謂斷蓋已,離心隨煩惱、惡不善,有尋有伺,離生喜樂,入初靜慮具 、邊際臥具。九、清淨諸蓋,謂於五蓋淨修心已,心離諸蓋,安住賢 知住。八、樂遠離,遠離一切臥具等貪,住阿練若、樹下、空室、山谷等,乃至平野 止住、觀瞻屈申、持衣鉢、食飲噉嘗、行住坐臥、悟寤之時、語默、解勞睡時,皆正
此中不說初、善法欲及正出家,但說第三、戒律儀乃至第七、正知而住,唯有五 如是漸次修行,轉勝以上,名為修習劣緣。從此已後,為令聖諦知、斷、證、修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
① 「賢」,底本作「堅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二十一改作「賢」。
6
8
8 ① 善勝三摩地。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