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0 - 唯識藏_28
P. 230

此初門約前二句有漏者語,若言無漏,有即不得。  作無漏觀;不作者,初句即有漏。前二句,八十三及第十卷言無漏各非,此初門收。  若細尋之,後二門隨二慧配之,相約初相。若如二十六云,前二句有文,是有漏等,  隨尋思行慧;既推察已,如所安立,復審觀察,是名第三隨伺察行慧。是謂三門。」  爾思惟,未思未量,未推未察,是名唯隨相行慧;二、謂若於彼思量推察,是名第二  三十卷:「如是毗鉢舍那,由三門、六事所緣。其三門者:一、謂於教授教誡等,暫  漏;後二無漏雖有,意取地前。或總地前,或總無漏。義理無違,細勘讀之,同。如  是正智,如所有性故;後二有漏慧,前四尋思,後如實智。前二雖有漏,亦有意取無  ,釋前中二句;後是決定道,謂後一句。「周遍尋思」等,下散釋,不見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三智皆通理事,待後會之。前二無漏慧,且隨增說,前是後得,以緣事故,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二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故。最極簡擇者,謂審定等解了。解了既發語已,方便尋求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   232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