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2 - 唯識藏_28
P. 342
:如疏云忍不退,入惡趣決定故。今言增上意樂,非必一切下品解脫分皆退故。若大 。以此義故,於煖等位,有退不退。如上未具等三人,唯知緣覺,準斯可解。又有解 下位雖退,仍不新造惡業,然墮惡道,故說佛言願等。 種子者,此以現行不成就義說,非失種子。猶如七支戒不新生名捨,非其舊種。此中 中上品者,以決定并前故,非下中品得有決定。退中,言中下雖退,唯退現行,不退 一法者,以煖等別有四位收,前三各三品,一唯一品,以此故除。餘增上忍及解脫分 ,雖經歷千生,而不墮三惡趣。」 善根者不復新起故。依此下品順解脫分善根,薄伽梵說:「若有具世間,增上品正見 第一法生起已,定入見諦,非離此一生也,故唯一剎那。 一法,以論云即此生故,便謂多剎那,雖多剎那,仍是一觀
此中退者,便不決定,二乘位中說,非向大乘;若決定者,定得所趣,非上位退 後解二位退不退相。就退文中,言中下解脫分、決擇分可退,唯除決擇分中世第 從下中品順解脫分、順決擇分有可退義。此唯退現行,非退習氣,已依涅槃先起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六
8
7
7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