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 - 唯識藏_28
P. 45
未得苦苦性位起不和合愛;於壞苦性位起不別離愛及和合愛,已得、未得差別故;於 境門,故唯說四。 過去不說,唯言四種?據增行說。據實緣過去亦有體境二愛,或過去現行同入已得體 於已得境界起貪喜俱行愛,於未得境界起彼彼喜樂愛。 謂於一切已得、未得自身境界,事遍行故。於已得自身起愛,於未得自身起後有愛, ,後釋違經。
二、位遍行,謂於苦苦性等三位諸行中遍隨行故。於已得苦苦性位起別離愛,於 愛六遍行緣起,下卷亦釋遍行;次解四愛,如五十五。準下世遍行愛三世,何故 言最勝者,是遍行義,由愛具有六遍行義,是故最勝。何等為六?一、事遍行,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十七
② 「二」,底本作「四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二改作「二」。 ① 「如」字下,底本有「是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六刪去。
5
7
7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