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 - 唯識藏_28
P. 46
前五,見又分五,謂薩迦耶見、邊執見、邪見、見取、戒禁取。相者,若法生時,相 眾故,斷故,觀諸煩惱。數者,謂或六或十。六謂貪、瞋、慢、無明、疑、見。十謂 俱求解脫故。欲求通善染,有求唯善,邪求遍善染,無想善等亦是善故。 邪梵行求,邪求解脫,不脫生死。正法正求,脫生死故,不入三求。第三求通三界, 切種故。 ;由邪梵行求力,不脫生死,彼彼流轉故。六、種遍行,謂有、無有愛遍行斷、常一 邪梵行故。由欲求力,不脫欲界,招欲界苦;由有求力,不脫二界,招色、無色界苦 、界遍行,謂欲、色、無色三愛次第遍三界故。五、求遍行,謂由貪愛遍求欲、有、 世起追憶行遍隨行愛,於未來世起希樂行遍隨行愛,於現在世起耽著行遍隨行愛。四 苦位,依止此位,因我癡門,貪愛轉故
煩惱者,謂由數故,相故,緣起故,境界故,相應故,差別故,邪行故,界故, 三求:欲求,淫欲以名,唯眼妙欲境勝故;有求,二界內身自體勝,得總有名;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十七
5
8
8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