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7 - 唯識藏_28
P. 477
,時眾有德,自有善巧,方可興論。敵論非法器者,謂彼不能出不善處,安置善處。 ,能善究竟。又若知敵論非法器,時眾無德,自無善巧,不應興論;若知敵論是法器 ,謂越闡陀論相,不領而答,或典或俗,言詞雜亂。不相續者,謂於中間,言詞斷絕。 說,前後不次。不決定者,謂立已復毀,毀而復立,速疾轉換,難可了知。不顯了者 故,不決定故,能成道理復須成故,一切言論非理非諦所隨逐故。不應時者,謂所應 義;二、違義;三、損 領悟。無限量者,謂言詞重疊,所說義理或增或減。非義相應者,略有五種:一、無 廣設異言。麤獷者,謂憤發卒暴,言詞躁急。不辯了者,謂所說法義,眾及敵論所不 相應;六、不應時;七、不決定;八、不顯了;九、不相續。雜亂者
論出離者,謂觀察德失,令論出離,或復不作。恐墮負處,故不興論;設復興起 言過者,略有九種:一、雜亂;二、麤獷;三、不辯了;四、無限量;五、非義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三十
① 「損」字下,底本有「益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十六刪去。
① 理;四、與所成等;五、招集過難。義不可得故,義不相應
1
0
0
1
1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