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9 - 唯識藏_29
P. 389

鈍,於煩惱斷中,修習差別故。煩惱、所知二障皆可斷,即立此為如來種姓。  所知障者,一分立為聲聞種性,一分立為獨覺種性。此如何別?障雖齊等,解有利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述曰:約煩惱等可斷之義,說後無漏種子可生,名為成就,非無漏種未熏之時,  論:「所說成就」至「非已有體」。  若爾,成就三無漏根,是種非現,《瑜伽》文等如何通?  上來即會前種姓文。  述曰:以文證理,故依障立,非依無漏種子有、無。  論:「故知本來」至「非無漏種」。  述曰:五十二說,於真如境,二障畢竟不可斷者,立為不般涅槃法性;唯不可斷  論:「如《瑜伽》說」至「如來種姓」。  述曰:即是約煩惱及所知障品有無建立。何以知者?
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384   385   386   387   388   389   390   391   392   393   3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