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1 - 唯識藏_29
P. 491
境為異,一根本境,一解脫境,一善心境,一無記境,故成差別。若八地已去菩薩, 》云「光音及遍淨,初生及退沒,聞香悉能知」,即菩薩等,入彼定變。 菩薩及色界波羅蜜聲聞,即許起之。故《華嚴》等云「聞無色界宮殿之香」,《法華 能起色、聲、觸,不能起香、味,以無加行心因別起,亦不能令自他有用故。若十地 顯色等相,以彼香等生因闕故,又無用故。此約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波羅蜜多聲聞,唯 又淨土中,變五塵故。五十三說,無色界定色能變一切故。五十四說,勝定果色唯有 禪繫。此義應思。又解︰異地繫,因緣變有用故。 漏形狀相似。又解︰以初禪眼、耳識見上地色等,不異繫故,由此三識所知,必同初 ,變為此色,饒益有情。然第八識:
五、然與定力何差別?二乘、異生若為嬉戲,通果無記,即變化心,可說與彼定 四、為唯造色,亦變大種?如《對法》第一卷疏末解,應廣如彼五十四解。 三、唯變色、觸,亦變餘塵,此通五塵。三十七說,通能變為色、香、味、觸。 二、此在色界,亦通無色,無色聖者亦雨淚故。 一、唯緣有漏,不緣無漏,如種子故。雖緣無漏,遂不相似,體仍有漏,非如有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三本
4
8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