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3 - 唯識藏_29
P. 63
性相別,今於此中總名我、法,以假說故。 巧。」皆聖教中法種種相。此蘊等相,如《對法》第一疏解。 》第十七卷,有十善巧,頌曰:「蘊界處緣起,處非處根世,諦乘有無為,是名十善 起、根、諦,并處非處,餘三善巧,或四善巧及別別法。若依《中邊》、《菩薩藏經 義,等餘三句及諸師法,至下當知。 ,動作義也。有數論者立二十五諦,我是前門,法中但有二十四諦。此舉吠世前三句 實,德、業所依,名之為實。德、業不依有性等故。「德」者,道德。「業」是作用
述曰:釋第二句中我、法二種諸相轉言。言「隨緣」者,隨諸世間種種分別、橫 論:轉,謂隨緣施設有異。 此上顯示世間、聖教皆說我、法有種種相。若依他起、遍計所執,雖有、非有二 述曰:即諸聖教法種種相。崇聚、生、因,是蘊、處、界義。「等」者,等取緣 論:蘊、處、界等。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本
5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