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3 - 唯識藏_34
P. 223

住,名和雜不相離。非如他宗同類、異類極微各別,非同一處。  等聚可為分析  在一處,同處而住,而不相入,合為一體,諸根得時各各別故。然不可說如胡麻、豆  。為同處不相離也。和雜不相離者,即前同處不相離阿拏色能造、所造相涉入者,雖  拏時,隨其所應,多少同在一處。諸根於彼能遍受用,以心知境故爾,由境生心故然  宗極微各別,各成阿拏,亦不同經部合成阿拏。今者大乘,本無極微,如色等微至阿  眼、身、地、色、香、味、觸七阿拏,一因一果,同在一處,互相涉入。非如薩婆多  處,無別處所。即一阿拏色中,有八阿拏,加聲為九,加身為十,隨餘根為十一;或  處不相離者,如一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解:大造同類相望,同一處住,名同處不相離;異類大造相望,亦同在此一處
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                   ③ 「析」,底本作「折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》卷二改作「析」。  ② 「離」,底本作「眼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》卷十九改作「離」。  ① 「六」,底本作「五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六十六改作「六」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得,故名和雜不相離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根阿拏色,四大阿拏與造色阿拏隨應所有,並相涉入,合成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18   219   220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   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