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7 - 唯識藏_34
P. 227
生,故名為根。五是數名,即帶數釋。 種故。 種子生現根已,識之種子方生現識故。 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。」即取現種,俱名眼界,餘四界皆然。
眼者,照、了、導義,名之為眼。《瑜伽》第三云:「屢觀眾色,觀而復捨,故 釋名者,諸論同說,根者增上義,出生義是根義。與眼等識為威勢增上,為因出 答:此依顯相,種子非根,據理依文,種亦根攝。故〈決擇〉說,眼等五根通現 問:現眼依大起,是眼亦稱根,大種亦為根種依,如何眼種非根攝? 答:大種所造功用增上,現得根名,種非大造,用非增上,故非根攝。 問:現根增現識,現色得根名,根種增識種,應同現根攝。《對法論》云,由根 答:持因稱界,種亦界名,增上名根,種非根攝。 問:眼界、眼根,二義何別?根唯取現,不說種耶?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① 「闕」,底本作「關」,今依據麗本《成唯識論》卷四改作「闕」。
2
1
1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