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3 - 唯識藏_34
P. 233

縱意無表,但是處中,亦有何失?此三說內,最後為正,外彰身語,令他表知,有增  如意邪見後彰身語,身語後彰既名不律儀,初之二思何故不名?如律儀中初二思故,  既是緣慮現思所熏,但於思種義名無表,仍體是思,即行蘊攝,故於百法更不別說。  礙故,與色類異,故別處攝。此意俱思不同於彼,不發於色,亦不遮色,不稱色名。  。」意根亦說律儀之言,豈成無表?若依前二解,身語律儀及不律儀體是色性,無變  必是無表?故雖百行皆名律儀,發無表者唯在前七。  ,亦讚歎慶慰,說名上品。靜慮、無漏,說名清淨。」此初能起既名律儀,何必律儀  離,自離亦勸他,然不讚嘆,亦不慶慰,說名中品。若一切離,盡壽離,自離亦勸他  小分離,小時離,唯自離,不勸他離,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俱舍》十四引經頌言:「身律儀善哉,善哉語律儀,意律儀善哉,善哉遍律儀
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                   ① 底本無「熏」,今依據卍續本補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   232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   2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