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5 - 唯識藏_34
P. 235

示於他,故名為語表。或復語者,字等所依,由帶字等,能詮表故,名之為語。語體  業,名身表業,持業釋名。今取動身表思,名身表業,動身表之業,乃依主釋。  表,依主釋也。業者,造作義。若色處表色,名身表業。依身之表,名身表,身表即  故。舊云身作義不相應,無表亦有造作義故。表體即是色處表色,依身之表,名為身  所隨,周遍積集,故名為身。」雖標總稱,即是別名。表謂表示,表自內心,示於他  聚義,總說名身。」亦由身根為眾多法所依止故,獨標身號。故《瑜伽》云:「諸根  稱,但由身根諸法集處獨依身名。又依止義,說名為身。《唯識論》云:「體、依、  ,亦任取捨。  義,此亦不然,一切處中望律儀等思皆下品,非處中業可有無表。於二說中既無顯文  但有二類,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語謂語言,音聲為體。表義、業義,皆如前釋。此能表了所欲宣說,內心意樂表  次釋名者,諸根大種造色和合積集差別,說名為身。五根四塵能造、所造俱得身
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230   231   232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   238   239   2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