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5 - 唯識藏_34
P. 245
此,非別有體。 唯四支:身三語一。謂不妄語,令其漸學,意樂未普,更不受多。此四性戒,餘為防 體故,義可通之。定戒唯根本,性定對敵故。其懃策、懃策女及正學、近事、近住皆 。若起彼時,三皆滅故,亦可說言破三世惡。此上二類,實唯防現在,去來二世無自 益物,法爾破惡,故亦具七。既無支遮,亦可說言通防三時,加行、根本、後起之非 既防現法,故義遮三。不同小乘,彼唯防現故。此不爾,定、道二心生,即順理而能 此而受,非有別類。故《涅槃》云:「戒有七種,從於身語,生於無作。」 樂普遮色性罪故,身語業相雖復無窮,據重根本,皆七所攝,不過七故,所餘但為護 策等戒之開合,下問答中,自當廣辨。 分,若說支類,並須別說。其苾芻尼中,正學、勤策女分三,
然通防彼加行、根本、後起三種。義亦可言,皆防三世,於現在法,立於過未, 上說支分,支類者何?其苾芻、苾芻尼戒唯有身三語四,七支律儀。苾芻等心意 此中意說七眾戒中,論其別類不同所由,非餘戒中有此增減。釋此所由,故明支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2
3
3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