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0 - 唯識藏_34
P. 250
鶖子皆善來得。 為受,非由答時,即便得戒。何故鶖子不令爾耶?命善來故。《西域記》中,目連、 :「汝家何在?」彼答佛言:「三界無家。」佛嘆聰明,善答所問,雖年未滿,令僧 云「佛建立善根上受具足」?以宗別故。餘人何故不自誓得?信不增故。 滿道被故。 法增故,餘則不爾。 子劣故,無學時得。何故佛及獨覺唯盡智時得?初轉法輪,見諦時得。彼初解法,信 見道有初得戒,諸尼初得無見諦者?勝劣異故。若爾,即應由佛勝故,見諦時得;弟 無戒?皆自然得,以利根故。 得,謂佛、獨覺盡智心位自然得之。問:何故許有羅漢沙彌得通無戒,不許獨覺亦通
五、論議得,《俱舍》等云:「善巧酬答所問,謂蘇陀夷。」其年七歲,佛問言 四、自誓得,《俱舍》等云:「信佛為大師,謂大迦葉。」何故《四分》迦葉自 三、善來得,《俱舍》等云:「佛命善來,謂耶舍等。」唯佛自作,非餘所能, 二、見諦得,《俱舍》等云:「謂入正性離生,即五苾芻。」問:何故苾芻初入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2
4
4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