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5 - 唯識藏_34
P. 255
、來後一。其問答、邊五、中十,皆白四故。此是薩婆多宗,與《俱舍》等同,增減 、自誓;六、八法;七、白四。此說弟子,故無自然。三語即遣信,此初一、至彼一 磨故。 為大師,即羯磨,羯磨已,方得戒故。或信佛為大師,即敬受得,邊五、中十,即羯 部中,義推遣信,即十二語;八、白四羯磨,白四即四語。此說弟子,無自然。信佛 已,敬受佛語,便得戒故;四、問答;五、受重法;六、遣使;七、八語,謂尼於二 更與受故。邊五、中十,唯在僧中,故尼加二部眾,即是十眾、二十眾也。 主;九、遣信;十、二部,謂諸尼。此宗乍觀,同薩婆多,然無善來,來捨俗相,後 須陀夷;四、三歸;五、自誓,謂迦葉;六、五眾;七、十眾;八、八重法,謂大生 七種:一、善來;二、上
四、《薩婆多論》,七種受具:一、見諦;二、善來;三、三語;四、三歸;五 三、《善見論》,八種得戒:一、善來;二、三歸;三、敬授,即見諦,因佛教 二、《磨得勒伽論》,十種得戒:一、無師,即自然;二、見諦;三、問答,謂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2
4
4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