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5 - 唯識藏_34
P. 265
至未捨,運運增長。 有多思故。准此,別解脫無表亦非體增,初剎那位一七用增,第二剎那即二七支,乃 未曾得。若非用增,是體增者,豈念念中皆現熏種?定、道無表既是現思,無一心中 若總,現行緣因思所熏種,今緣會滿,用倍倍增,名得無表。以隨心戒雖念念中,是 既無現思現表熏習,如何種子體忽爾得新生?由此故知,隨彼遇緣,新舊種子,若別 先期今願滿故,從初念後防惡思種用倍倍增,名為得戒。 ,僧眾法事,此時具故。雖由前位思表熏種,法事今竟,雖或無心,或別緣心,由彼 」時得;其菩薩戒,亦第三羯磨答言「能持」時得。先發期心,所邀勝願 心即得。上說得表。
〈決擇〉第六十云:「不善業道若到究竟,即此亦名由塗染過,成於重惡,成大 有說:思種體倍倍增,名為得戒。此亦不然。法事竟時,彼或無心,或異性緣, 得無表者,別解脫無表得,有三類:一、出家大戒,第三羯磨竟,「是事如是持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① 「願」,底本作「顏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願」。
2
5
5
5
5
① 今滿足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