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5 - 唯識藏_34
P. 375
、第五轉者,隨轉小乘聲,非異熟故。色蘊十,皆通異熟;心法通七識,唯除末那; 地,常行愛語、如語、諦語故,感得大士梵音聲相,同餘相好,通異熟故。聲屬第三 》云「八界、八處是無記」者,約全分說,今取色聲,據容有說。聲通異熟。依菩薩 是有覆性,不善五蘊准知。 惱是不善,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發惡行者亦是不善,所餘皆是有覆無記。」故五蘊一分 法取十六,謂得、非得、四相及後十。《對法》第四云:「若欲界繫分別煩惱、隨煩 惱五,除瞋;隨惑有十一,除忿等七及無慚、無愧二;不定中取三,唯除悔。不相應 。心法有七,除第八識,餘七通有覆故。心所有法二十九,謂遍行、別境,及根本煩 七、八二識;不相應中取十六,謂得、非得、四相并後十。 表;心所法中四十,
六、異熟無記五蘊。色蘊有十,謂五根、境,唯除法處色,彼非異熟故。《對法 五、有覆無記五蘊,有五十四法。色蘊唯二,謂身、語表,梵於釋子執手行誑故 四、不善五蘊者,以六十五法為性。色蘊唯三,謂色、聲二表,并法處不律儀無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
3
6
6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