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6 - 唯識藏_34
P. 376

通不能變化四事,謂根等。由此,但有法處色聲香味觸五為色蘊性。若為利樂,便是  色亦通無漏;五十三說若依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自在,諸定加行令現在前;九十八說神  相應取十六,得、非得、四相并後十。  ,發工巧第六意識,緣工巧五識及第八;心所有法取十四,遍行、別境及不定四;不  ,有四十二法。色蘊中有五,身工巧四塵性,語工巧即是聲;心法取七識,唯除末那  定四。不相應法有十六,謂得、非得、四相及後十。  更立似威儀心,即總有六識為威儀路識蘊也。心所有法有十四,遍行五、別境五及不  四識緣威儀,以聲非威儀故,不說耳識。若第八識,緣四塵故,得名緣威儀。薩婆多  。色蘊中有四,謂色、香、味、觸。心法中有五,謂意識緣發威儀,眼、鼻、舌、身  二定。  心所有法取十一,

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、變化無記五蘊者,《瑜伽》第三說變化有二,一、善,二、無記;說定境  第八、工巧處五蘊者,《對法》云「謂懷非染非淨心所起工巧處,是無記性法」  第七、威儀路五蘊者,《對法》云「謂懷非染非淨心所發威儀路」,有三十九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371   372   373   374   375   376   377   378   379   380   3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