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8 - 唯識藏_34
P. 438
然彼論第十一說:「緣法作意者,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。」不說緣義者,緣教多故, 句身、文身義中無倒解了,如是名為聞所成地。」此中,初文說緣於名,後文緣義。 於五明處名、句、文身無量差別,覺慧為先,聽聞領受,讀誦憶念,又於依止名身、 違。 唯緣義,修慧亦爾。然《毗婆沙》諸門分別中唯有一說,此三種慧皆緣名義,與此相 ,猶如世間於命、牛等,如次說是食、草所成。」今觀彼意,天親正取聞唯緣教,思 所成;依修等持所生勝慧,名修所成。說『所成』言,顯三勝慧是聞、思等三因所成 三相無過別者,諸修行所依,聞至教所生勝慧,名聞所成;依思正理所生勝慧,名思 如次亦爾。有言:若爾,思慧不成。謂此既通緣名緣義,如次應是聞、修所成。今詳 者,不捨所依;曾學未成,或捨
今依大乘,聞慧通緣若名若義。《瑜伽》十三說:「云何聞所成地?謂若略說, 《婆沙》又說:「於一切時不依於名而了義故。」「譬如有人浮深駛水,曾未學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六
4
2
2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