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2 - 唯識藏_34
P. 442
體唯修慧,位起聞、思,欲界身故。 行位中方能觀理故。《唯識論》說資糧位於識性、相聽聞思惟,不說修慧。雖決擇分 法及無漏法。此非決擇分位,不生彼故,彼地無故。故資糧位修慧之行未能理觀,加 相成道,能現神通。又《瑜伽》六十五說毗鉢舍那菩薩若定若生,以無色界心了三界 識,四善根後方起修慧,從多增修,非理實爾。《華嚴經》中,說十住位初發心住八 行位,能漸伏除所取、能取,引發真見。」彼文意說,四十心位起聞、思慧,修習唯 得起,雖煖等體非是聞慧,位亦通起;唯見道中無聞、思慧,理定觀故。 ,思慧在二念處位,修慧在煖已後諸位。此據隨增說三慧位,然實凡聖因果位中皆容 ,發心未定,名住外凡;發決定心,方內凡位。若二乘位解脫分中,聞慧在五停心位 不增
於見道位,唯有修慧,內觀諦理,非散心故,彼聞、思慧種子得修。於修道位, 其大乘者,《唯識論》說:「唯識相、性資糧位中,聽聞思惟,能深信解;在加 第五、位地有二:一、三乘凡聖位;二、三界九地位。三乘凡聖位者,雖有三慧 此門即簡不說餘法為其所成,但說因三所起妙慧名彼所成,亦廢立義。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六
4
3
3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