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5 - 唯識藏_34
P. 445
智故,說「諸菩薩知法戲論,除泯法相,得極寂靜出世聖智」,是後智故。 二唯修慧,說「諸聲聞於諸蘊中為除四倒,如理觀察,得出世智,能達無我」,是中 戲論無分別」,初唯思、修,說「諸異生隨於一無常等法究竟思已,生喜足故」;後 諸教中唯說無漏。 空。究竟成滿,亦唯修慧,方便通二。 」初觀煩惱能覆藏智,非真實故,名之為空;後觀法身惑所藏智,理真實故,名為不 惱藏智;二、不空如來藏智,謂緣過於恒沙不離、不脫、不斷、不異不思議佛法智。 非聞思攝。 後是非安立諦智。彼說二乘以初諦智斷諸煩惱,諸佛世尊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故, 究竟唯修,觀如來藏,厭眾苦故,方便通二。
又《雜集》說「有三種無分別智:一、知足無分別;二、無顛倒無分別;三、無 又有二種,謂世俗智、勝義智。三皆通二。有說:初智唯有漏,後智唯無漏,由 又說:「有二種如來藏空智:一、空如來藏智,謂緣若離、若脫、若斷、若異煩 又說:「二智,謂初、聖諦智;二、無二聖諦智。」彼唯修慧,初是安立諦智,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六
4
3
3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