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6 - 唯識藏_34
P. 446
心彼為煩惱染汙而得究竟,是究竟者,入大乘道因故。」 經自說:「於我滅後未來世中,我諸弟子隨信信增上,依於明信隨順法智,自性清淨 佛、大力菩薩聖自在通。」此五種觀察究竟成滿唯是修慧,初方便位亦通聞、思。彼 二、觀察業報;三、觀察阿羅漢眠;四、觀察心自在樂禪樂;五、觀察阿羅漢、辟支 修者,以根本故。 、集四無學智。真實成滿在定中起,唯是修慧,前方便位亦通聞、思,然諸教中多說 慧;成所作智,有義唯修慧,有義通聞慧,許十地中起此智故。義准如前。 無漏智,亦唯修慧。
又有六現觀智:一、思現觀;二、信現觀;三、戒現觀;四、現觀智諦現觀;五 《勝鬘經》說:「隨順法智者,五種巧便觀察成就:一、觀察施設根意解境界; 又四尋思、四如實智皆唯修慧,成滿位故。尋思唯有漏,實智通無漏。 又有四智,謂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辨,不受後有。如次即是苦、滅、道 又有四智,謂圓鏡等。初之二智,定唯修慧;妙觀察智,有義唯修慧,有義通三 又有三無生忍智:本性無生忍、自然無生忍、惑苦無生忍。如次即是緣三性境諸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六
4
3
3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