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 - 唯識藏_34
P. 47
即於末後,有十二心,一時聚集。第一有二,第二有三,第三有二,第四有五,故成 過未,而教體亦成。若新新解,並有率爾。四字之上,皆定有二心,謂率爾、尋求。 散亂故。復言「常」時,五心並具,其義可解。 無」所無故;即從決定後,卻起尋求。論但定說率爾、尋求定無間生,尋求已後,許 無」字。於此時中,有先三心:於「無」字上但有其二,謂率爾、尋求,未決定知「 散亂,決定心生;若散亂時,生即不定。」雖知自性,然未知義,為令了知,復說「 ,謂率爾、亦尋求及後決定,決定知諸目一切行。故《瑜伽》說:「尋求無間,若不 五識生已,從此無間,必意生故。」復言「行」時,由先熏習,連帶解生,有三心現 那,行解唯一,總名尋求,未決定知諸所目故。如《瑜伽論》第
由前字力展轉熏習,連後字生,於最後時始能解義,染淨等心方乃得轉,故雖無 答:無性解云:「隨墮八時,聞者識上直、非直說,聚集顯現,以為體性。」謂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3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