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1 - 唯識藏_34
P. 481
。初是化身;次二受用身,福慧異故,分成二種;後是法身。 如實知見三界之相」,是法身。亦與彼同,故不別說。 ‧ 壽量品》,彼論釋云「出釋氏宮」,是化身;「成佛以來實無量劫」,是報身;「 一切法常住」,即是法佛。與天親菩薩《般若論》等三佛義同,故此不說。《法花經 足得見如來」,遮破色身非佛真體,故此不說。不遮法報,故說有三。 身,前因果身俱依此身方能證得。雖彼亦說色身住處,化身之體,經言「不應以相具 聽聞言教,言說法身因故,當成佛果,能生智福二種法身。此三住處即無相理真如法 ,即菩提智;三、福相至得法身,除智,餘施等果,餘定餘善。彼論意說,由於化身 他得之方便,故說三身。
《金光明經》亦說有四:「有化身非應身,如來已般涅槃,以願自在力故,如是 或說四身。《楞伽經》說:一、應化佛;二、功德佛;三、智慧佛;四、如如佛 《勝鬘經》說「如來妙色身」等,即是化佛;「如來色無盡」等,即受用佛;「 無著《金剛般若論》說有三種身:一、言說法身,即般若教;二、智相至得法身 四者、所修成果,略有二種:一、所受法樂;二、能受法樂。自既得已,及為令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七
4
7
7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