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2 - 唯識藏_34
P. 482

,謂變化身為化地前雜類生故,或麤或妙,或令歡喜,或令怖畏,改轉不定,但名變  化身依應身顯,無應起化,故說為難。  即彼經說:「是第一身依應身顯,是第二身依法身顯,法身真實,無有依處。」既說  涅槃,願力所現,不說佛在所現化身。主在起化,易而可知;主無化起,難而說故。  身亦此句攝,舉初顯後,略而不論。不爾,彼身何句所攝?化非應中,但說如來已般  定是應身非化。由地前位四善根中所見大千一主應身,非是趣類,是應非化。他受用  ,是佛法身」。  依三昧起,現佛形相,故名為應,現人同類有諸苦等,亦名為化;四、「非應非化身  、「亦應亦化身,住有餘涅槃如來之身」,謂為二乘四十心位所現佛身,現相修成,  佛身,依定而起,現佛形故,非五趣攝,名應非化,四善根中所見

                 《佛地論》中亦說四種:一、受用非變化,謂自利分實受用身;二、變化非受用  觀此經文,前三是化,後是法身及自受用,不說為化。十地菩薩他受用身,理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477   478   479   480   481   482   483   484   485   486   4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