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3 - 唯識藏_34
P. 483
自受用身異世間識及起功德,分成心佛及與定佛;他受用身,名隨樂佛。故雖三身, 第四;化佛隨增,故立此五。於法身中,功德法本及三身本性,分成法界及本性佛; 示修正行及發助願而得勝果,立第二、第三;般涅槃後,形像、舍利住持不絕,故立 法界、本性,法身所攝,餘三受用。於變化中,現成正覺,示般涅槃,立初及第五; 佛,以普覆故,彼云「隨樂佛」。 功德,無所著故,彼名「定佛」;九、性佛,善決定故,彼名「本性佛」;十、如意 佛,於一切處,無不現故,七、心佛,善安住故,二名同彼;八、三昧佛,成就無量 ,不斷絕故,彼名「住持佛」;五、涅槃佛,示涅槃故,彼名「變化佛」;六、法界 信成就故,諸行皆因信最初起,是故偏說,彼名「業異熟佛」;四、持佛,隨
前五世俗,後五勝義,隨其所應,三身所攝。五世俗者,變化身攝;五勝義中, 又《華嚴經》說有十佛:一、無著佛,安住世間,成正覺故,《佛地論》中亦說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七
4
7
7
3
3